对于因材施教,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给过形象的比喻,说培养孩子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他还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浇肥施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叫因材施教。比如“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从陶行知先生的比喻可以得知因材施教的基础和前提是,只要想做好施教,首先必须要做好因材。
如何理解因材施教中的”材“
那么这个因材施教中的“材”究竟是什么意思?“材”指的是资质,而资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方面是学生的先天禀赋,它包含先天智力,先天气质,性格特点,优势智能和优势倾向等。学生孩子先天天赋的形成和基因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他们身上的某些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是先天形成的“材”,早一点观察到孩子的性格倾向,父母和孩子相处就会更轻松,养育更有策略。
比如有的学生对色彩很敏感,喜欢画画;有的学生乐感十足,擅长唱歌;有的孩子肢体灵活,喜欢跳舞;有的孩子善于逻辑思考,沉稳专注;还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很强,擅长演讲写作。这些先天气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如果我们打算养一株植物,首先要了解的是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花?需要哪些肥料?需要多少阳光,河水,有的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需要每天浇水。而有的植物浇太多水反而会枯萎,比如说仙人掌,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曝晒,有的却需要阴凉避光,这是由于植物的天性各不同。
如果找错了方向,就好比用错了养植物的方法,你给仙人掌每天浇水,那么仙人掌不仅不会长得很快,并且会很快枯萎,孩子也会倍感挫折,并且学不好,很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另一方面是指孩子的后天性格,包括行为特质,习惯习性和生活观念等,是在后天环境中所形成的可被直接观察的那一部分性格特征。后天不同的成长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客观环境,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行为特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情感气质和生活观念者,这就是后天形成的“材”。
有的孩子兴趣广泛,乐观活泼,善交朋友,但是却容易冲动浮躁,半途而废;有的孩子深思熟虑,敏锐,却爱钻牛角尖,犹疑不决;有的孩子意志坚决,精力充沛,然而却暴躁易怒,自大自满;有的孩子温和稳定,小心谨慎,却不爱表达,懒慢拖沓。
这些行为气质和特点多是后天客观环境影响所致,如果我们教导有方,因材施教是可以帮助孩子做到扬长避短的,只有深入的了解孩子,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也非常提倡因材施教,因此培养出72圣贤,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学生的。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不理解先天气质出现各种问题
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隐藏着一座等待我们开启的宝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有的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可以长成姹紫嫣红的花朵,如果我们忽略孩子的独特天赋,非要用一种模式去培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够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即使他们费尽心思,殚精竭虑的去影响孩子,其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白费心思,他们的努力往往换来的是孩子的奋力抗争和冷漠对抗,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厌学,退学或抑郁,自杀。
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比如说遇到孩子的问题是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有的孩子天生都比较胆小谨慎,有的比较急躁易怒,家长就会和别的孩子比较,你怎么就这么胆小呢?
一位妈妈跟我说,别的孩子都敢滑滑梯,自己4岁多的孩子就不敢去尝试,所以有一次她实在很气急,就走上前去,把孩子直接从高高的滑滑梯上推了下去,后来孩子再也不敢坐滑滑梯了,心里产生了阴影。
有的孩子,天生慢条斯理,动作比较缓慢,如果家长恰好是个急性子,就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拖拉磨蹭,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感统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太懒惰了?给孩子贴上很多负面的标签,不断催促指责,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变得胆小懦弱。
发现天赋 扬长避短
如果我们能及时的发现孩子是属于哪类孩子,并且在有天分的方面多鼓励,让他充分发展,在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引导避免问题,这样才可以让养育事半功倍,孩子也会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获得更多成就感,也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
有的孩子天生擅长逻辑思考和空间能力,比如在搭建乐高、做科学实验有方面有天赋,但是在语言能力方面比较弱一些,学语文英语很吃力。有的孩子天生擅长语言能力,语文英语很好,不擅长数学,怎么努力也只有中等水平,做父母的要了解孩子的特质,在补短板方面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理解,少一分苛责。扬长避短,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