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兵法好?什么兵法差?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兵法。战略是兵法的妈妈。
没有绝对好的兵法,也没有绝对不好的兵法。
兵法的判断依据是和对应战略的相合度。
兵法是依据战斗力形成原理,来执行对敌人战斗力的破坏、己方战斗力的增强。有不同的破坏点,直至瘫痪,就有了不同的战略,于是就有不同的兵法。
兵法是与战略配套的。也就是说兵法和战略构成一对辩证关系,兵法与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兵法导致战略,而战略又导致兵法。
不同的战略,就有对应不同的兵法。所以某种角度上来说,脱开战略谈兵法,这是有问题的。而脱开兵法谈战略,也是空的。
反过来,从一个人用的兵法,可以反推他的战略。
解放战争的整个战略,就是以集中对分散。所以,要不要保守城市呢?要城市会妨碍自己的集中,会导致自己兵力的分散,所以不以保守城市为目标。
最终目标是使敌人分散至0。
在第一阶段,而为了己方的集中、敌人的分散,就必须战略性放弃城市。而为了降低敌人的集中度,在第三阶段,就要通过攻城来消灭敌人。
我们看解放战争的十大军事原则: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这个顺序符合我军集中度在上升的要求。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这个顺序,也是符合我军集中度上升的要求。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只有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的集中度才会降下去,而我军的集中度才能提起来。当我军集中度没有足够高的时候,保守城市,一定会导致我军的集中度下降。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这是降低敌人的集中度,提高自己的集中度的。
而在现代战争,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目标已经变得其次了,更核心的应该是使对手供应断裂。
杀伤敌人是使敌人失去战斗力,供应断裂也是使敌人失去战斗力。因为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武器,没有供应, 这些武器就产生不了作用。
所以,如果在现代,为了分散敌人,把工业大城市弃了,那就不大妙。而集中,就会成为对方远程高精尖武器威力的证明。
有时候我们看到说兵法在进步,其实那是产生了新的战略,有那样的战略,才有那样的兵法。
比如我们说海湾战争,让人知道原来打仗还可以这么打,那也是美军的战略决定——瘫痪战略——这是根据现代军队战斗力形成原理来实施的战略。
而归根结底,军事行动都是依据军队战斗力形成原理,来执行对敌人战斗力的破坏、己方战斗力的增强,来实施军事打击的。
所以又说要知己知彼,以有备打无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