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毒蘑菇》新书正式发布。该书收录了我国超500种毒蘑菇物种,其中约1/5为科学家们在中国首次发现的新种。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泰辉。
该书主编之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泰辉表示,该书凝聚了科研人员数十年的研究积累与成果结晶,通过高清图片与科学描述,对509种毒蘑菇分别展开详细介绍,是我国真菌分类学与中毒防控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翻开《中国的毒蘑菇》一书,涵盖的物种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书中呈现了51科126属509种毒蘑菇,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物种地域分布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
李泰辉提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已知毒蘑菇种类最多的国家,在收录的毒蘑菇中,有106个物种为我国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其中就包括在广东发现的致死人数最高的“致命鹅膏”。
为更好地服务于医学实践,书中还对毒蘑菇的中毒类型进行了明确划分,包括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并整合了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的临床救治经验,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医学实践的结合,为公共卫生防控、中毒救治及公众科普教育提供参考。
南方+记者 吴雅楠
【作者】 吴雅楠
广东科技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