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反网游家长的心声,应该被听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5: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选题来自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项目

网游带来的未必是愉悦的体验,也可能是深深的无助和绝望。

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活跃着一群反对网络游戏的家长。他们本与网游无交集,却因自家孩子的“沉迷”,将满腔的怒火对准了网游,发出了“关闭网络游戏,救救孩子”的呼声。

说起来,反网游的家长们,各有各的不幸。有的孩子早早辍学,一事无成;有的孩子染上了偷盗等恶习;还有的孩子甚至过早离开了人世。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孩子都沉迷网游,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在“孩子要玩网游”与“家长坚决劝阻”的拉扯中,亲子关系急剧恶化,家庭失和,痛苦不堪。

悲剧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似乎不宜把一切都归咎于网游。但站在家长的角度,总是难免做出“如果孩子没有接触网游”的假设——为什么原本乖巧上进的孩子,接触网游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即便网游不是孩子“变坏”的全部原因,至少也是导火索。

家长们基于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观察,打出“反网游”的旗号,态度明确,心中的无助与绝望也展露无遗。他们在线上呼吁、线下宣传,甚至与网游企业对峙、争辩,这既是在为自己和孩子讨要说法,是无奈之下的自我救赎,也带着明显的公益心。自己的孩子已然因网游受害,便不愿意看到其他孩子重蹈覆辙。这份热诚与执着,值得称道。

虽然,并非每个接触网游的孩子都会沉迷。可是也要看到,随着青少年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引导青少年科学上网用网、避免过度沉迷网络,已成为众多家庭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85亿,未成年人用网明显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网络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窗,为他们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这是好事。不过,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阶段,心理不成熟,意志力相对薄弱,相比成年人更加容易沉迷网游,也是不争的事实。此时,社会与家长特别需要对青少年上网进行及时干预和引导,帮助他们屏蔽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用网习惯。研究证明,留守儿童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更容易沉迷于网游。

从这点来说,反网游家长们的心声应该被听到,青少年沉迷网游问题也应得到更多重视。各方都应行动起来,推出有力措施,引导青少年科学上网,避免他们因沉迷网游而迷失自我。

尤其是网游企业及相关平台,更应发挥主体作用,严格执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未成年模式和防沉迷系统。这既是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负责,也是游戏产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