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不是没有垃圾,而是让垃圾实现最大资源化利用。”8月20日,记者从贵阳市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贵阳市自2022年入选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围绕工业、农业、建筑、生活和文化五大领域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工业方面,贵阳推动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建设,建成81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达21个。通过磷石膏生态修复项目,累计消纳160万吨磷石膏,复绿面积超1.26万方,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农业领域,贵阳打造秸秆“一平台一试点一示范”模式,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1.1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以上,超额完成国家目标。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贵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2022年的5%跃升至4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9.3%,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41%,均较2022年显著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贵阳已实现城市居民小区分类100%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文化领域,贵阳市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宣传、主题活动开展等方式传播“无废”理念,公众满意度达87.46%。
记者: 付雪微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