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抗战史上的今天:7月14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7:23:00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1年7月14日

张学良为稳定北方局势,电召与晋军各将领有旧之井陉矿务局长富双英到北平,派其赴晋“宣达中央意旨”,“联络感情”。18日,富与晋、绥各将领接洽圆满结束,晋军各将领表示决不受石友三之任何牵动。

行政院决议,电令新疆、甘肃两省政府禁止中法考察团继续考察,并保护其立即出境。

蒋介石为防石友三叛变,电令骑兵第3师张砺生部集结郑州附近,第3师陈继承部集结许昌,第11路军刘茂恩部集结洛阳,完成作战准备。

第34师师长何振藩被该师第2旅旅长王俊杰在沔阳仙桃镇防地谋杀,王随即假借全师军官名义电武汉行营,请委其担任师长(王曾在宜昌戕杀新1师师长刘鹏,在德安谋杀新3师师长李云龙)。何成濬因王率兵在外,恐生变,虚为优容。8月13日,王奉何电召抵汉,何令军法处将王等一行11人拘捕,并另委张万信为第34师代理师长。

四川旅沪同乡会电蒋介石,谓四川善后督办刘湘、省府主席刘文辉主持四川军政,川民困苦不堪,7000万人已减至4000余万,恳请俯念民瘼,将二刘所请发行四川善后公债与省公债各2000万元予以驳斥。25日,该会再电国民政府,请严令川军不得向外国购买军火,并饬军政部派员接收重庆等地兵工厂,令饬长江海关查禁军火入川。

晋钞突跌,三元四五角换现洋一元,太原市商会会长王肇泰因兑换现金被军警痛殴。

1932年7月14日

国联调查团再晤日外相内田,内田表明日本不能放弃其固定政策,永远不能承认将东三省归还中国,并声称:“日本欲先等满洲地位稳定后,再与满洲国商订条约,同时承认满洲国。”

蒋介石颁发《告匪区民众书》及《悬赏招抚胁从民众命令》四道,凡属胁从,一律优待,并悬重赏劝红军来归。

蒋介石手谕湖北各县长:一、应厉行本党政纲对内政策;二、严格清查户口;三、全民军事化。

蒋介石电令张学良从速处理热河问题,务请从速派队星夜驰进,以免受制于倭。

福州全市商民反对省政府以暴力强征房铺捐而罢市。市警察第一署署长施泰桢率警劝令开店,被众围殴重伤。

据《大公报》讯:杭县四乡及海宁、德清各县乡镇,最近发生老妪抢米,少则三四百人,多则千余人。抢米风潮扩大至湖属一带。

1933年7月14日

驻华日使馆武官柴山访何应钦,声言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有违塘沽停战协定”,要求中国方面注意。同日,驻承德日军第8师团一部往热、察边境调动。

上海各界抗日联合会,各团体救国联合会,海员工会,邮电工会,教育、学生、妇女等团体组织,江苏省各县民众救国团体联合会以及朱庆澜等纷电冯玉祥祝贺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先后发贺电的还有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东南五省民众抗日救国会,河北及平、津各抗日团体,福建省公务员,上海教育界,上海电信同人救国会,中国国际宣传社,国民党西南执行部,中国国民党护党同志会以及李烈钧、程潜、蒋光鼐、蔡廷锴、李济深、陈铭枢、李宗仁等。

南昌行营制订《剿匪区域各县县长兼军法官暂行条例》,规定凡非军人犯军事上法令规定者,该兼军法官均得拘捕审理。

第19路军援热部队回闽后,经蒋介石同意,将第1纵队改编为补充师,谭启秀任师长;第2纵队与第49师合并,将原师长张贞撤职,任张炎为师长。是日张炎在永定就职。

薛之珩、雷寿荣抵唐山与李际春商编遣。李初索编遣费30万元,嗣改索45万元,最后增至50万元。所部头目亦趁机索名义。

中东路售卖第五次会议,苏代表尤列涅夫反驳伪满声明,强硬主张中东路及附属事业的所有权属于苏方,售卖价格应以建设费为基准,计2.5亿卢布。伪代表大桥主张以现有价值为基准,双方争执不决。17日尤列涅夫访日外务大臣内田,要求日积极斡旋。

是日出刊之《中国论坛》第三卷八期刊载国民党特务组织(代名“华”)6月15日匿名投寄该刊之秘密通告抄件,内称:“经过‘华’的讨论,当决在最短时间内对共党、西南政府、北洋军阀以及其他反动派别的领袖实行严厉制裁,并责成各区分社自接此通告后即开始计划,相机进行。”王明、博古、鲁迅、茅盾、胡愈之、杨杏佛、冯玉祥、吉鸿昌等人均列其中。20日,上海美商英文《大美晚报》亦刊载此项消息。21日,上海市府遵国民党中央电令,向驻上海美总领事提书面抗议。

上海天厨味精厂捐献“天厨号”容克K-47飞机一架,向禅臣洋行定购,原定16日行命名礼,是日在沪试飞,因德方操作失误坠地重损,后修复服役。容克公司附赠一架A-50教练机作为补偿。

“天厨号”与同型机

由梁漱溟、晏阳初、章元善、黄炎培、江问渔等发起之全国乡村建设协进会,在山东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第一次大会,各方参加者60余人。16日确定乡村改造工作三要点:一、不能急进求速效;二、不能专法欧西,须注重本国情状,因地制宜;三、不能偏重一方,须以整个社会为对象,才有整个的办法。以上作为全国乡村工作的共同守则。同日闭会。定名乡村工作讨论会,决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

1934年7月14日

日本外务省举行第二次预算审议会,决定增设“满蒙”局。

国民政府任命周至柔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

外交部咨各国驻华领事,通告将于本年9月1日收回领港权。

国民政府公布《统一水利行政事业办法纲要》及《统一水利行政事业进行办法》。17日,决定由经委会组设全国水利委员会,管辖长江、华北及各省水利。

济南酷热达摄氏43.3°,中暑至死者众多,该地劳工法院检验官全体出动验尸亦应接不暇。

北京大学教授、研究部文史部主任、著名语音律学专家刘半农(复)病逝于北平。

1935年7月14日

蒋介石颁发《剿匪区内整理县地方财政章程》等饬川省通令各县遵行。

天津纱业因日纱倾销,营业衰落,恒源、裕元两厂先后停业后,是日素称资本雄厚之宝成纱厂又宣告停工,1200余名工人失业。该厂资本300万元,纱锭2.7万枚,日产纱57包,年销售总值约240余万元。

1936年7月14日

粤第四路军莫希德师抵南雄、始兴,前锋距韶关仅30里。陈济棠为缩短防线,令粤军退出韶关,第2军集英德为第一防线,源潭为第2防线,军田为第3防线。

粤第2军第1教导团团长张威、第4师第10团团长覃香、第5师第14团团长黄超成投中央。

国民政府西南政委会开会,萧佛成主席,讨论撤销执行部与政委会事,决议拒绝。关于拟在最短时期于广西召开非常会议,另组政府案,为萧佛成等反对,未通过。次日,萧以陈济棠、李宗仁“破坏党国统一,称兵异动”,携眷离粤赴港。

陈济棠派员强提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关税存款,未果。15日,陈派员去香港,向汇丰银行提取第一集团军公积金100万元。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举行第三次大会,孔祥熙主席,通过电慰汪精卫及大会宣言草案等案后,即举行闭幕式,由冯玉祥宣读大会宣言,声称:“中国目前形势,非以决死之心求生存,则不能得安全之保障;非举国一致以整齐之步骤谋挽救,则将无逃于各个击破之危机。”“吾人对内唯有以最大之容忍与苦心,蕲求全国国民之团结;对外则决不容忍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事实,亦决不签订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协定,遇有领土主权被侵略之事实发生,如用尽政治方法而无效,危及国家民族之根本生存,则必出以最后牺牲之决心,绝无丝毫犹豫之余地。”

国民政府特派蒋介石为国防会议议长,汪精卫为副议长;阎锡山、冯玉祥、程潜、朱培德、唐生智、陈调元、孔祥熙、何应钦、陈绍宽、张群、张嘉璈、俞飞鹏、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刘峙、张学良、宋哲元、韩复榘、何成濬、顾祝同、刘湘、龙云、何键、蒋鼎文、杨虎城、朱绍良、徐永昌、傅作义、余汉谋30人为国防会议会员。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内务部组织法》、修正《财政部组织法》、《财政部税务署组织法》、《财政部关务署组织法》、《财政部盐务总局组织法》。

陶行知从香港出发,经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去欧洲,8月间到达伦敦,出席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同时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向海外华侨和外国友人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主张。

1937年7月14日

日本骑兵200余人向北平南苑第29军军部进攻,为我国守军击退。日军在右安门、团河等处挑衅,继续由关外向平、津运兵及坦克、重炮和军用品。开入关内日军除驻丰台外,其余分驻天津海光寺兵营及东车站等处。

日军600余人自天津开抵廊坊、落垡,与我守军发生冲突。

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专田盛寿又向宋哲元提出北平城内不得驻军、取缔排日宣传和运动、罢免排日要人、彻底镇压共产党等七项要求。

中日双方开始和平谈判。中方代表陈觉生、邓哲熙,日方代表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参谋和知、专田等,就日方七项要求进行谈判。

卢沟桥案交涉由北平移至天津,由宋哲元亲自处理;齐燮元赴天津,协助宋哲元进行和平谈判。天津市长张自忠自北平返天津。

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拒绝中国提出之日军撤离卢沟桥及停止派遣援军来华。日外务省发言人称,“日本不欢迎任何调解”。

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自青岛至天津,晤香月清司。

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招待与中国事务有关之东洋协会、同仁会、日华学会、东亚同文会、日本实业协会、日本外交协会等团体代表,外务大臣广田以下阁僚均出席,由广田及内阁官房长官风见说明卢沟桥事变经过及政府方针。各团体代表表示愿对政府方针予以全力支持。

日本台湾总督小林济造在总督府召开部、局长紧急会议,决定设立情报委员会,会同军司令部,禁止台湾民众参加抗日活动,开始管制言论与出版物。

蒋介石电令何应钦:一、即抽调二公分高射炮六个连运往保定,以备分发各部阵地;二、速运子弹300万发交宋哲元领用;三、准备在石家庄设行营;四、即派员到石家庄设仓库与防空。军事委员会设置委员长石家庄行营,派徐永昌为主任。

宋哲元密电何应钦称:“因兵力大部在平、津附近,且平、津地当冲要,故先到津布置,俟稍有头绪,即行赴保。”

中央政府以宋哲元不依令前往保定,仍滞留天津,致平、津形势愈形紧张,特派参谋本部次长熊斌北上保定。

晚9时,军政部举行卢沟桥事件第四次会报会,何应钦主持,出席人员同第三次会报会。会商事项:一、曹浩森次长报告,保定无防空设备,希望中央军缓开保定。现天津日本飞机甚多,如中央军仓卒开到保定,恐被日机出其不意之轰炸。津浦路北端甚空虚,甚望中央军能由津浦路北上到沧州。二、何应钦报告,蒋介石有电到外交部,嘱发表申明书。外交界确实消息,11日晚,宋(哲元)已签字,承认日方条件。现中央并非申明宣战,仍须说明和平愿望;而地方政府已与对方签订和平条件,中央尚不知底蕴,仍在调兵遣将,准备抗战,是中央与地方太不联系,故发表宣言,甚难措辞。三、关于战斗序列,设陆海空军大元帅,其下为各方面军总司令,再下为各集团军司令官,以下为军长。大元帅幕僚长仍称参谋总长。各预备军与集团军同等。空军以直属大元帅为原则,必要时可分属各方面军。四、关于封锁长江,撤除长江灯塔航标,江阴新炮台限期完成。五、关于谋略与外交方针,徐永昌表示,现在我们准备未周,开战难操胜算,必在此最困苦关头,能忍耐渡过。若日方真如其宣传,确不欲事态扩大,则我似应抓住其意向,表示可以妥协,最好由中央给予宋明轩(宋哲元)以妥协标准,使其便于商谈。参谋总长程潜表示,现在我们希望缓兵,以完成我方准备。所谓完成准备,即对长江设备完成,可以确实控制长江之安全,而保长江之枢纽,则无论实行持久战或歼灭战,乃有把握。但目下之准备与军队之动员,仍不可忽。训练总监唐生智表示,现在宋哲元已在中央许可范围以外,从事妥协之运动。如中央再给以和平妥协之意图,则前途将不可问,冀察必非我有。故目前中央宜表示强硬,宋明轩之妥协运动进行,如结果不超出中央期望以外,则中央可追认之;否则,中央予以否认。至军事准备尤不可忽。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及加强抗日教育问题》命令称:“我抗日红军,有开赴前线增援友军,并配合友军消灭野蛮日军之任务……令到后即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同时增加抗日政治课程,对干部及兵士教授东四省及华北五省地理,教授日本现状。”

毛泽东与朱德发布命令,红军在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开赴抗日前线。

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表示:“愿在蒋指挥下努力抗战,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命令各军10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同意担任平绥线国防。”

毛泽东电张云逸,就广西、四川地方当局对全国抗战应采取之方针指示称,“为坚蒋氏抗日决心,各方应表示诚意拥护蒋氏及南京的抗日政策,不可有牵制之意”。“此时各方任务,在一面促成蒋氏建立全国抗战之最后决心(此点恐尚有问题);一面自己真诚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之步骤,并同南京一道做去……。盖此时是全国存亡关头,又是蒋及国民党彻底转变政策之关头,故我们及各方做法必须适合于上述之总方针”。

周恩来在庐山会晤张冲。张冲称,蒋介石提出红军改编后,“各师须直隶行营,政治机关只管联络”。

毛泽东电王稼祥称:“8号我党发布宣言,主张坚决抗战,保卫平津,红军将领亦有通电,大得各方欢迎,华北、上海及各地救亡运动,正大起来,我们正令各地组织统一战线机关。恩来、博古、伯渠已到庐山数日,谈判抗战方针与亲密合作。”

行政院在京各部长开谈话会讨论北方时局问题,决定自15日起恢复全日办公,遇必要时延长办公时间。

孔祥熙离纽约赴英,发表对卢沟桥事件声明。

阎锡山派张荫梧去天津并致函宋哲元称:“接受中央军的援助,协同抗战,不可妄听汉奸挑拨。”

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特电中央请缨,愿率部为国效命,出川抗战。

全国商会联合会通电各省区商会联合会,迅速联合当地各界,组织全市或全县、全镇抗战将士后援会,劝告各界自由捐输,并转知各商店、工厂先捐一日营业额十分之二,汇往慰劳前方将士。

北平、南京、上海、汉口、昆明、开封、长沙、福州、安庆、芜湖等地各团体,纽约、檀香山华侨联合会等团体,致电国府或第29军,要求对日抵抗,以保国土,支持第29军抗战,并募捐慰劳前线抗敌将士。

北平、天津各大学教授致电林森、蒋介石、汪精卫等称,“敌寇深入,华北垂危,民族危机,已到最后关头”,要求国民政府“迅即发动全力,抗敌图存”。

陕西省成立西安各界抗敌后援会。

财政部发表整理太平洋拓业公司借款通告。

德外交部长牛赖特分别接见中国大使程天放与日本大使武者小路,表示德国政府“对于中日争端现守中立态度”。程天放向牛赖特说明卢沟桥事变真相,牛赖特表示将抱平允态度。

1938年7月14日

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分别向第2、第11军发出汉口作战之准备命令,令第2军将部队集结于合肥附近,伺机占领六安、霍山,准备沿大别山北麓作战;第11军攻占黄梅及九江,接着占领瑞昌—德安一线,准备以后的作战。

日军第108师团主力自济源陷垣曲。

第一战区程潜部克河南太康。

八路军第129师秦基伟支队在井(陉)平(定)公路石门口设伏,毙伤日伪军百余人,击毁汽车数辆。

日机向守卫鄱阳湖口雷区之“海宁”炮艇袭击,该艇猛烈迎击,日机受创遁去,旋再来袭,“海宁”炮艇被炸沉。

日机狂炸广州,14层之新亚酒楼被炸,民众死伤近千人。

空军报称在东流江面炸沉日舰四艘,并击落日机一架。同日,日舰进窥鄱阳湖,据报被击沉二艘。

伪满洲国外务局就所谓苏联士兵30余人侵入“满领”张鼓峰“构筑阵地”之事,训令北满外交技术员向苏联代理总领事库茨莱索夫提出严重抗议。次日,日驻苏代办照会苏联代理外交人民委员,要求从张鼓峰迅速撤回苏军。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通过《设立省、县参议会》及《加速完成地方自治条件》等议案,并决定在国民参政会闭会期间设置驻会委员的选举办法。

中国出席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代表团一行15人,由团长杨福攸、副团长徐佩君率领,离武汉经香港赴美国。

1939年7月14日

日军陷山西长子县。

日军2000余进犯晋察冀边区冉庄,与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激战,战至17日,敌不支退灵丘。是役毙伤敌浅川联队森大队长以下300余人。

第四战区一部攻克广东潮州,17日复失。

山东第六区专员王金祥部,在冠县化庄袭击筑先纵队,杀害地委书记张炳元。

豫东伪军刘怀锦部400人于商丘反正。

东京举行大规模反英示威,并冲入英国使馆。同日,日本新闻界发表《反英宣言》。

1940年7月14日

豫东第一战区卫立煌部攻克虞城,伪军旅长李万兴率部3000余反正。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杨成武部在河北易县歼灭日伪军250余名。

汪伪政府行政院训令上海市长傅耀宗与工部局交涉,限令上海《申报》、《密勒氏评论报》、《大美晚报》的外交编辑阿尔满·鲍惠尔、高尔德等七人出境。

1941年7月14日

八路军冀热辽挺进军一部用计将驻白马关日军128人诱至热河省丰、滦、密地带,除八人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歼灭。

苏皖边新四军一部袭击盘踞宝应西北之伪苏北国际军暂编第1集团军曹子固团,激战四小时,歼灭其大部,缴获长短枪30余支,轻机枪二挺,生俘伪团长以下130余人。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发表抗战第四年战绩:1940年6月至1941年5月,计大小战斗2802次,毙、伤、俘日伪军官兵2.4742万人。

国民政府发表中英两国关于撤销不平等条约之换文。中方文称:“本月4日贵大使照会以英国政府拟俟远东和平恢复时,与中国政府商讨取消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并根据互惠平等原则修改条约等由,业经阅悉,中国政府对于英国政府此种友谊,表示深为欣慰。”

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指出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和苏联保卫祖国的反德战争,是目前世界政治转变的枢纽,国际形势已发生根本的变化。

澳大利亚派艾格斯顿为驻华大使。

1942年7月14日

1时许,日机六架由浙侵入闽北:一批三架袭建阳,投弹10余枚;另一批轰炸建瓯,在西郊投弹12枚。

周佛海抵东京,先后会见首相东条、外相东乡、藏相贺屋。15日,周拜见日本天皇、海相岛田、日本银行总裁结城、兴亚院总务长官及川等,并接见记者发表谈话称:“来日目的是与日当局商谈今后两国在稳定发展金融上之合作问题,同时并进一步要求日本朝野予以更大之协助。”

国民政府两次接到盛世才关于苏联在新疆活动的报告,是日蒋介石召集重要会议,商讨新疆问题。

行政院例会通过《非常时期地籍整理实施办法》及《乡镇财产保管委员会组织章程》。

1943年7月14日

第167师炮击陕甘宁边区之陇东,驻陇东八路军为坚持团结未予还击。

中共太行分局召开反对法西斯内战挑拨分子,援助陕甘宁边区紧急动员大会,到会千余人。邓小平在会上讲话,痛斥国民党顽固派挑动内战的阴谋,号召全区军民支援陕甘宁边区,用尽一切力量,制止内战,挽救民族危亡。

国民政府公布广东、甘肃、河南三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议长、副议长、参议员名单:林翼中、吴鼎新为广东省正、副议长;张维、曹启文为甘肃省正、副议长;刘积学、张鸿烈为河南省正、副议长。

驻英大使顾维钧在英国下院向中英议会委员会发表演说,强调战后中英建立合作之重要,并报告中国最近之形势。

英国政府决议拨款三万镑,交驻华公谊救护队、中国红十字会及中国医疗服务队,用以救护中国战区军民。

1944年7月14日

湖南战场第62军黄涛部、第79军王甲本部奉命向衡阳进发,是日到达衡阳外围,与日军发生战斗。16日夜,第62军第157师一部进攻衡阳附近的谭子山,18日攻占两母山。20日攻占火车南站。

中美空军混合团以大队机群数次轰炸岳阳白螺矶和长沙北之许家洲日机场。在岳阳炸毁场内日机20余架,炸伤10余架。在空战中击落日机一架。

汪伪外交部长褚民谊与意大利驻汪伪政府大使戴良谊签订关于《意大利交还天津租界,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及放弃驻兵权协定》及其《了解事项》和《附属议定书》。

罗斯福致电蒋介石称:“关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中共的谈判,你要诚意以政治方式求得解决”;关于中苏两国代表之谈判,我们正在慎重考虑。

国民政府以老同盟会员、国会议员景耀月“抗战以来,困处北平,屡遭敌伪威胁利诱,不为所屈;且于沦陷区协助抗战工作,志节坚卓”,是日明令褒扬。

1945年7月14日

美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辞职获准,将于第14航空队改组后返国。陈氏在昆明发表谈话,盛赞中国艰苦抗战,并颂扬魏德迈将军之成就。

中苏双方就宋子文访苏之行发表公报,称:斯大林、莫洛托夫与宋子文于过去数日中在莫斯科举行谈判,谈判之主旨在改进中苏关系,因而有关双方权益之重要问题均曾讨论。会谈中,斯大林坚持要求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宋子文则坚持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双方未达成协议。因斯大林将赴柏林开会,宋子文暂返重庆,不久将再继续商谈。

国民参政会举行第十一、第十二次会议,开始讨论提案。一为《国民大会问题案》,参政员江一平等74人曾于第六次会议临时动议:国民大会应否即时召集,或须缓期召集,以及其代表人选与组织方法,应如何规定方臻完善,须指定日期在大会先行讨论,决定方案,经决议通过,因此本次会议特就此案进行一般性讨论。关于本问题之提案凡24件,除由各原提案人作补充说明外,其他各参政员发表意见者甚众。经大会决定组织国民大会问题审查委员会,以参政员邵从恩等30人为委员,由主席团召集之,审查关于本问题各提案,最后提出审查报告交付大会表决。二为政府提出的《三十五年度国家施政方针草案》,中央设计局秘书长熊式辉代表政府作说明,会议决定将该草案交付由各组审查委员会召集人组成的特种审查委员会审查。

蒋介石致电戴高乐庆贺法国国庆日,法大使馆举行酒会招待各界人士。

内政部通告:福建省新设周宁县、四川省新设旺苍县。

(综合、修订自《中华民国史大事记》《中华民族抗日编年》《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八路军大事记》《新四军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大事记》“抗战直播”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