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在公共空间、设施设备以及服务配套等方面有诸多投入,并融入儿童友好元素,体现了城市对儿童的关爱。然而,暑期来临,不少家长反映,带孩子游玩时,发现很多公共场所儿童游乐设施、科普场馆及居民健身器材存在不好用、不能用的情况,部分设备甚至因破损严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记者根据线索实地走访,发现相关问题确实较为突出,亟待有关部门和单位出手,将这些设施管好、用好。
石岩街道:
摇摇椅踏板不翼而飞,地板“龇牙咧嘴”
7月10日,在宝安区石岩街道三祝里社区公园,记者观察到这里的儿童游乐区状况堪忧。一处摇摇椅缺失了一侧踏板,令玩耍的儿童无所适从。更令人担忧的是滑滑梯周边区域,地面塑胶或木质地板多处开裂、严重翘边,形成明显绊脚陷阱,儿童奔跑时极易因此摔倒。
▲摇摇椅的一边踏板不翼而飞(深圳晚报实习生 韦长风 摄 )
▲摇摇椅的一边踏板不翼而飞对比(深圳晚报实习生 韦长风 摄 )
▲儿童游乐区地面开裂(深圳晚报实习生 刘杭琦 摄)
不少儿童喜欢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记者观察到,该公园内的健身器材老化、损坏的问题也很集中。多位居民反映,部分运动器材在使用时发出刺耳的杂音,明显缺乏日常润滑与维护。一些器材已完全无法正常运转,沦为摆设。一个用于锻炼背部的健身器材其关键连接部位以及使用者频繁抓握的扶手处,锈蚀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使用体验,长期锈蚀更可能会削弱结构强度。
▲漫步机扶手生锈(深圳晚报实习生 刘杭琦 摄)
▲健身器材连接处以及扶手处生锈严重(深圳晚报实习生 刘杭琦 摄)
▲公园休憩座椅木板破裂严重,铁钉裸露。(深圳晚报实习生 韦长风 摄 )
供游人休憩的座椅同样状况不佳。木质椅面破裂严重,内部结构暴露,铁钉直接裸露在外,对使用者,尤其是儿童极易构成划伤、刺伤风险。
“带孙子来玩,看到这些破损的器材和露出的钉子,心都是悬着的。”一位在三祝里公园带孩子的奶奶对记者说。不少市民表达了共同的忧虑和期待:希望责任单位能重视这些安全隐患,尽快修复破损设施,建立并落实更严格的日常巡查与维护保养制度,让公园和公共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安全、舒心的休闲之地。
健身器材“伤病缠身”,异响锈蚀令人忧
健身器材老旧疏于维护的情况也出现在石岩星城购物中心门口广场的公共健身区。
▲健身器材椅背丢失(深圳晚报实习生 刘杭琦 摄)
深晚记者发现,该区域多件设施存在接口暴露或边缘金属因锈蚀而变得锋利的问题,构成划伤隐患。一处健身器材的椅背整体丢失,原本衔接处留下带有尖锐金属边缘的缺口,稍有不慎就可能划伤皮肤。一台用于锻炼背部的器械在测试中晃动异常剧烈,其稳固性令人担忧。此外,该区域的地面也同样存在部分地砖翘起的情况,对于在此处健身的居民构成安全隐患。
▲健身器材多处设施接口暴露,边缘生锈,比较锐利(深圳晚报实习生 刘杭琦 摄)
周围居民告诉记者,附近的居民和小朋友都喜欢来这里转转,但健身设备几乎没看到有维护,小孩、老人去使用,会担心健身不成反而伤身。
▲双人肩部训练器晃动不稳(深圳晚报实习生刘杭琦 摄)
据悉,公共游乐健身设施的金属部件严重锈蚀可能导致结构性失效,突然断裂风险高;锋利的金属边缘极易造成开放性创伤;而地面翘边开裂是明确的绊倒高风险因素。这些隐患在儿童高频使用的场所尤其危险。
石岩街道办:7月25日前完成全面整改
深晚记者就上述公园和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情况,采访了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
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回复称,涉事社区公园与广场健身区内的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因长期暴露于室外,受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影响,部分零部件出现老化破损。街道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组织石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管部分)、公园管理单位、商场方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对园内所有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开展全面排查,逐一落实修复或更换工作,切实保障市民游园安全。因儿童游乐设施部分零件需定制,采购及物流环节需一定周期,预计7月25日前完成全面整改。
该街道办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辖区范围内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开展彻底排查与整改,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切实为市民营造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
龙岗科技馆:
10余台设备“罢工” 小游客期盼“足球”重启
深圳一些室内科普场馆因维护管理缺乏影响儿童体验,被市民吐槽。龙岗区科技馆是被吐槽的重点对象之一。该馆于2018年开馆,建筑面积达10000平米,提供各类亲子科普、科普课堂、科普秀等公教活动。截至2025年7月13日12时,在某点评软件上,对于该馆的评论有493条,其中提及“设备损坏无法正常使用”的评论有51条,占比约为10.3%。最早的关于设备损坏的吐槽可追溯到2018年。
▲“下棋机器人”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深圳晚报实习生 韦长风 摄 )
记者近日走访龙岗区科技馆发现,馆内确实存在互动体验设备损坏,游客体验打折扣的情况。据实地观察,该馆设备损坏主要集中在负一楼和3楼。负一楼名为“空间站找茬”、“太空中的自由落体”、“月球表面”的三台设备完全无法运行。3楼情况更为严峻:“下棋机器人”无法点击启动,“3D梦工厂”、“魔方机器人”的显示屏漆黑一片无法交互,“飞轮储能”、“骨骼与关节”、“骨骼的力量”、“摸高测试”等设备启动均告失效。据粗略统计,处于完全不能使用状态的严重损坏设备至少有10台,还有一些设备则存在反应迟滞或部分功能失常的情况。
▲机器人绘画设备反应迟钝(深圳晚报实习生 韦长风 摄 )
采访中,一位小朋友向记者反映,馆内一个足球互动设备“昨天还可以玩,今天就无法使用了”,他非常希望这个设备能尽快修好,可以痛快玩一次。
多重因素加速损耗,维护力量捉襟见肘
龙岗区科技馆设备高损毁率背后存在多重原因。深晚记者注意到,部分游客缺乏耐心阅读操作说明,存在随意操作甚至暴力操作现象。场馆内部分设备上方的灯光设置不合理,导致显示屏及旁边的文字说明难以看清。更有多处文字说明牌本身损毁严重,信息缺失,游客无法获知正确使用方法,这进一步加剧了设备的非正常损耗。
也有家长表示,低龄儿童“看不懂字,也不懂原理”,操作时往往“只能乱玩”。这种因认知门槛导致的“摸索式”操作,无形中也成为设备加速损耗的推手。
一名工作人员坦言,设备受损情况确实严重。除了小朋友向设备内部塞入纸巾等异物等不当操作外,维修人力严重不足是主要瓶颈。“馆内设备维修得‘排队’,上月报修的设备至今仍未全部修复完毕,新的故障设备只能依次等待处理。”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游客发现设备损坏可现场反馈,馆方每日会统一登记报修。
公共设施的运维彰显着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也体现着民生的温度。科普场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科教资源,在优化互动设计、提升说明清晰度的同时,亟需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力量投入,确保互动体验的完好性与安全性,让科普教育真正寓教于乐。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实习生 韦长风 刘杭琦